一起走过的日子
——写给陈为老师
09机电2班王霞
求学数十载,漫漫路途遇到许多恩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淳淳的教导,就像漆黑海域的一盏灯塔,明亮着要去的方向。可有一位老师,让我不由得去写起这篇文章,他没有别的老师的古道热肠,却又偏偏平易近人。没有巧嘴像他们一样能说会道,没有丰富的表情像他们一样可以收放自如,也没有他们恼怒时的严厉和平淡时的温和。他没有学富五车的傲慢,可他明明就懂很多。训斥学生不是口如悬河的长篇大论。可偏偏俗气又简而易懂的话语,让人听得更心服口服。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也有人说,老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叠叠作业为她的青春开无数次平方。而我想对这位老师说:“您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您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陈老师,您是我进入大学遇到的机械制图启蒙老师,也是机电专业方面的恩师,和您一起的那段时间是这般的短暂和快乐,但是教授儒雅的风格和渊博的学识却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今天,我想,我已不需要再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去描述,只要回顾一下自己在平常学习生活中与您接触过程中的点滴细节和一些平凡的事情,就足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崇高形象和对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大身影。
您常对我们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在于要“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您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您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感染我们。每次进教室上课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关机,怕在上课的时候有电话响起而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在系里有重要事情,上课之前您就已经跟我们说明了情况,但当手机来电时,您拿起来刚要接,却还是停下来,向我们道歉道:“同学们,不好意思,我需要接个电话。”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却足以看出您对学生利益的重视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
您常对我们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在于要“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您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您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感染我们。每次进教室上课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关机,怕在上课的时候有电话响起而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在系里有重要事情,上课之前您就已经跟我们说明了情况,但当手机来电时,您拿起来刚要接,却还是停下来,向我们道歉道:“同学们,不好意思,我需要接个电话。”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却足以看出您对学生利益的重视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
作为班委,我时常要帮陈老师收发作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次我看见陈老师批改作业,当时我想,您那么忙,时间又这么紧,顶多也只能粗粗的看一下吧。结果,我到了办公室一下就呆住了,他竟然一手拿着尺子,一手拿着红笔,正在埋头认真地批改着,并且把错误一一订正过来,批改完后还不忘在本子上客观的打上个分数。我们机械专业的作业比较特殊,大多是绘图的,教授这样做,其实是等于自己又把题目重新做了一遍,所以丝毫的误差也逃不过他那严谨求实的眼神。当时,我一直站在他旁边,他身上那种学者严谨的治学素养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触动。要知道,这样改一份作业至少要花上10分钟,而我们班共有42位同学,那就得要花上近8个小时的时间。而陈老师就是以这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来为他深爱的学生默默地付出着。按他的话说就是,做学问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这个习惯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陈老师不仅治学认真,在为人处事方面,您依然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给我们以深深的教诲。他常对我们说,学到老,活到老,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我们永远有时间充实自己。您还常跟我们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金钱和荣誉,而是要有一颗坚强的责任心,做一个对社会、对事业有责任感的人。您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陈老师不仅治学认真,在为人处事方面,您依然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给我们以深深的教诲。他常对我们说,学到老,活到老,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我们永远有时间充实自己。您还常跟我们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金钱和荣誉,而是要有一颗坚强的责任心,做一个对社会、对事业有责任感的人。您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此刻,站在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所有的语言都化作最最真挚的祝福。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多注意您的身体。想对所有的学生说,闲暇的时候,常回校看看,常到老师那儿坐坐,别忘了成长路上那一盏盏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