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我校第四届大学生心理辩论赛总决赛在应天校区体育馆406室举行。学工处专职心理咨询师、各学院心理辅导员组织300多名学生现场观摩;辩论赛评委由学工处处长季海菊、团委书记邹佳、各学院党总支负责人陆宝华、汤丽丹、袁寿荣、袁桂霞、章琼和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陆洋担任。
当晚,全校四个进入决赛的学院代表队就“大学生创业重在创意还是重在创收”展开论辩。在冠军争夺战中,建筑工程学院辩论队坚持“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在于创收”,国际教育学院代表队则认为“大学生创业的条件是创意”。台上辩手思维敏捷,妙语连珠,台下观众掌声不断。最后,因建筑工程学院将“收”定义为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立论较稳,捧得冠军头衔,亚军、季军分别被建国际教育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摘走,“最佳辩手”和“最佳指导教师”称号分别授予信息工程学院茹钰坤同学、建筑工程学院崔璨老师。至此,全校第四届心理辩论赛终于圆满落幕。
赛后,陆洋老师在点评决赛时指出:各代表队表现可圈可点,如信息工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二辩思维清晰敏捷、有理有据;建筑工程学院代表对团结一致;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代表队善于用实例论证观点。并就辩论逻辑和技巧等方面提了一些建议。
为期一个月的心理辩论赛,是我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活动,也是今年学工处和各学院促进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综观本届辩论赛,强手如林,精彩纷呈,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层层选拔,训练刻苦。老师们认真指导,辩手们珍惜参赛机会,他们在比赛中展现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敏捷的思维反应、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风采。二是辩题创新,更加贴近我校学生现实生活,且具有一定教育引导性。如“大学生宿舍晚上是否应该统一断电”、“交友时真诚还是技巧更重要”、“大学生创业重在创意还是创收”等;三是赛制改变,首次采用了全程淘汰制。全校7个学院随机抽签展开一对一较量,优胜者进入复赛,复赛胜方争夺冠军、负方争夺季军;四是难度增加,坚持让各队在参赛前15分钟抽签决定正反方立场。这一做法,要求辩手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无疑对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徐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