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科技下乡,带温暖下乡,带快乐下乡。7月4日至6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赴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开展以“科技帮扶,助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旨在宣传推广信息化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为乡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宣传当地电商平台。
实践团队借助计算机专业技术优势,到村镇开展了信息化应用实地调研。在蔡集镇施圩村和田洼村,实践小分队通过调查问卷、口头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商户门店、企事业单位开展“村镇信息化与互联网+”调研活动,调研的内容包括“乡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信息服务站、电子商务模式”等方面。调研过程中,一对80后夫妻创办的“八零生态农场”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农场中有原生态的家禽养殖,大片的玫瑰园,自产自销的鸡蛋,鸭蛋,集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娱乐、田野情趣为一体。农场的男主人刘胜谈到,产品主要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营销,“传统的销售渠道越来越难做了,反而像一些什么淘宝店铺,微信公众号,拓展微商比较吃香”,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帮助农民企业家解决目前的宣传问题。
实践过程中,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电脑义诊”和计算机知识宣讲活动,分发“电商信息化和新媒体技术”宣传册,内容包含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与维护,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维修保养知识等。通过传播先进互联网技术,为当地商户普及了电商知识,为基层提供信息化应用咨询和技术服务,让村镇居民真正了解、体验和运用新技术,切实体会到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大学生对农村基层群众的了解,推广了信息化应用技术,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李海波老师认为,队员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开拓了视野,磨练了意志,他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希望我们的团队能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基层的建设中,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续一段时间,实践小分队的团队成员将继续对蔡集镇当地的特色产品进行调研,依托自身专业特色,从网站、微信、公众号方面入手,将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企业综合信息服务等各环节,有针对性地为蔡集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并将团队最终意见和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
认真聆听创业者的故事
实践小分队开展调研
为当地电商开展电脑义诊
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合影留念
为蔡集镇帮扶中心的留守儿童送温暖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图/张铁成,文/张铁成 褚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