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9:00,信息工程学院第四次“十四五”规划编撰工作交流会如期召开。撰写组成员在前几次头脑风暴、集体讨论、撰写提纲的基础上,用一周时间继续研究思考、凝炼观点、再次汇报。信息工程学院朱祎院长主持会议,撰写小组全体人员通过云文档共享和视频会议讨论交流。
视频会上,朱祎院长、黄黎副院长、吴强副院长、顾晨副书记与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以及撰写组其他成员,围绕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与实训、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学生发展、质量保障,重点对“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分项目标和措施逐一梳理脉络、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提出方案。
会前,撰写组将本周的报告进展和修改提前录入到共享文档中。机电工程系陈为教授、系主任范骏,计算机工程系主任程勇教授就学院“十四五”规划中“人才培养模式”与朱祎院长多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碰撞,提出以新工科发展为契机,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计算机工程系副主任李海波、青年教师袁加奇、范宇针对“课程教学与实训”,梳理平台课程,提炼建设目标,提出课程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会上共同探讨;学院办公室主任孙雪燕结合国家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和学校的文件制度,根据学院学科发展的总目标,初步拟定了学院师资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和保障办法;新引进的青年博士张林博士对学院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副院长吴强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放招生、社会服务等方面搭建“产教融合”规划框架;副书记顾晨、学工办主任刘文静、辅导员彭晓深入思考“学生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文化引领、实践育人”培养体系等观点;青年在读博士陈希老师提出了“以专业认证为依托,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构思。
会后,撰写组将再用一周的时间,根据本次讨论碰撞的意见建议,对负责项目再作进一步思考凝练、打磨完善。
(文: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