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召开第五次“十四五”规划编撰工作在线交流会

发布者:孙雪燕发布时间:2020-04-20 07:54:26浏览次数:571

4月18日上午9:30,信息工程学院“十四五”规划编撰小组如期召开汇报交流会。本次会议是学院自3月13日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在每周六上午,开展的第五次在线交流讨论会。朱祎院长主持会议,编撰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经过1个多月的头脑风暴、交流讨论、修改打磨,从最初交流碰撞的一个个思路火花,到思考凝练形成一条条内容提纲,再结合学院实际撰写具体方案内容,最后再对文字表述进行推敲修改,学院的“十四五”规划报告的脉络逐步清晰起来,内容也已逐步成熟,方案报告已初具雏形。

朱祎院长在提前对全文进行认真审阅后,请各个项目负责人汇报了本周的工作事项和撰写进度。黄黎副院长依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精神,阐释了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智能+”为核心的专业群布局,建成“开放式、应用型、社会化”的新工科学院。撰写组其他成员,围绕学科专业发展的分项目标和措施,逐一汇报方案进展。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已基本完成,“课程教学与实训”和“质量保障”的内容已较为成熟,“科学研究”和“产教融合”已勾画出较为清晰的纲要。

会上,朱祎院长、黄黎副院长与张林博士就学院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划进行了重点交流,并传达了吴光林副校长以及学科处唐荣处长对“十四五”规划中科研目标规划的建议:一是要提高全院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二是要依托学院科研平台,“一院一平台”,凝练专业特色和方向;三是要打造高水平科研成果,重点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实科研骨干的培养。朱祎院长强调,在学院目前“授课任务重、工作头绪多、年轻教师比例少”的现状下,学院教师要分类发展,科研为主型教师要组建2-3人的小型科研团队,逐步建立科研平台,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则聚焦教学研究,教师在科研论文的撰写上要力争达到“1+1”(1篇论文在撰写、1篇论文在发表)状态。

最后,朱祎院长要求撰写组在本次研讨的基础上,依据“整体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具体措施和保障办法”,统一撰写文本格式体例,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方案内容再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下一次研讨会将于本月26日进行。

 (文: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