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20级电子班开展 “第二班主任”指导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者:丁苏怡发布时间:2021-07-01 15:09:20浏览次数:641

6月16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20级电子信息班在应天校区教学楼208室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团日活动,第二班主任谢冬冰馆长到场指导活动,辅导员张铁成主持活动,全体班级同学参加。

谢冬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课。他从战国七雄的背景谈起,讲述了“屈子投江”的历史和端午节的来历,介绍屈原的生平事迹、精神内涵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谢教授谈到,在中国文化史上,屈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多次谈到屈原,屈原对于他而言,既是少年时期的榜样,又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内忧外患时爱国民族精神的指引。毛主席曾说过:“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最后,谢教授倡导同学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屈原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接下来,张铁成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一则党史里的端午故事——“苦中见甜”。1930年5月,红四军四个纵队在寻乌、安远、平远一带分兵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党和红军的思想、政策宣传工作,朱德军长和特务营驻扎在寻乌县马蹄岗下,端午节那天,朱军长戴着斗笠,提着小竹篮,带领着战士们一起下田捡田螺,和前来慰问红军的乡亲们一起过端午节、吃粽子。同学们从党史小故事里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次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对历史人物屈原、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引导大家共同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让大家发自肺腑地颂党恩、感党恩,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坚定我们永远跟党走、心向党的决心。

(图,文:张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