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受邀参加我校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并在乡村振兴开放论坛上作主旨报告。活动间隙,在校领导关心关注下,柯炳生与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机电工程系系主任范骏、青年教师范宇亲切交流。
信息工程学院向柯炳生介绍了学院凝聚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学科的交叉互补优势,开发的“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蛋鸽鸽舍智能化系统”及“设施农业·点‘红’阿里”的基本情况。柯炳生在行业发展前景、技术发展路线、教育引领方向等方面对两个项目给予了指导,并对我校师生团队能够整合智能化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一线技术痛点,且能踏实扎根基层,关心关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所需所求,给予了高度评价,亦寄语我校师生能够籍由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借助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以知识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工程学院非常珍惜这次和专家对话的机会,后期将按照柯炳生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在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更大力量。
据了解,由信工院教师带领师生团队开发的“蛋鸽鸽舍智能化系统”项目针对蛋鸽养殖中的手动集蛋、缺乏标准化、缺乏数据收集分析等行业痛点,设计出了标准框架型鸽笼,增设改进型鸽巢、鸽蛋滑道、集蛋轨道,利用多种传感器融合阿里云平台实现了环境感知与控制、鸽蛋自动识别与采集、产蛋数据收集与处理等智能化功能,为蛋鸽养殖行业的标准化智能化开拓了道路。此项目由我校多院师生共同参与,队长邓凯文带领的学生团队已成立以设施农业为运营方向的企业南京恒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信工院教师研发团队也在实践中与南京农业大学杜文兴教授团队、淮安鸽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拟将加速商业推广及深化改进该智能化系统,预期横向到帐金额100万元以上。
由信工院教师带领师生团队培育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设施农业·点‘红’阿里”项目,源自我校西藏阿里地区的学生群体。由队长次旺旦增带领的团队充分了解当地边塞农牧民情和行业痛点,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现代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创造性提出防风沉降式大棚,就地取材,利用青稞秸秆提升棚内土壤保温性能,利用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维护,减少人力劳动负担。该设计中的大棚可拆卸,复用率高,在高寒地区创造果蔬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居民“菜篮子”问题。“政府+企业+农户”的现代运营方式,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图:范骏 文:范宇 审核:刘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