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行走在云上高原的“海洋梦”——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软件技术专业 次仁曲宗

发布者:张锐发布时间:2025-01-02 15:18:09浏览次数:525

“海洋梦”缘起

2022年的一天,信息工程学院的藏族学生次旺旦增正跟随老师在西藏施工防风沉降式大棚,一颗石珊瑚化石引起了他的注意。次旺旦增了解到西藏曾经也是一片大海,想要看到美丽的海洋景色。由于西藏远离大海,那里的孩子们难以目睹海洋景观,为实现小朋友们的愿望,团队开始研发海缸系统,这便有了“海洋梦”的诞生。

那时,作为新生的我了解到“海洋梦”团队,便毅然决然加入其中,并在后来成为团队的主要成员,接过次旺旦增手中的接力棒,立志要让高原的小朋友们实现目睹海洋景观的愿望。

我跟随团队践行红色青年筑梦之旅,顺应青年创新创业潮流,带领学院藏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将海洋带上高原,让西藏的小朋友们了解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传承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组织优质科普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厚植西藏创新土壤,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默默做着努力。

“海洋梦”长路漫漫

我们首先对西藏地区的海洋科普现状进行调研,通过与当地居民、学校、教育机构和政府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海洋知识的兴趣和需求,以及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针对西藏地区的海洋科普计划。了解当地的教育资源、信息传播渠道和接受能力,设置合适的科普形式和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打算通过组织海洋科普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活动。

接下来就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了。我了解到海洋生物的饲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其对水质要求极高,海水中的温度、盐度、氨、硝酸盐、磷酸盐、酸碱度以及其他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波动都有可能危及到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命。具体来说,最佳的人工海水,应具备天然海水中所包含的所有的“主要元素”“次要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主要元素有钠、镁、钙、钾、硫、氯等;次要元素则包含了铋、碳化物、硅、碘、锂、氟、钼、锶以及磷等。这些元素可以使海洋生物活得更加长久、健康,让它们保持在天然海洋中原有的色彩,预防疾病以及增加繁殖的机会。稳定的海水水体中各微量元素均存在阈值,一旦含量超标则有危及生物生命的危险。

然而,我和团队小伙伴发现目前国内观赏类海水生物饲养仍有较大的空白,现有的海缸成本过高,且自动维持水质的能力差,再加上人工维持水质技术门槛高,主流专业知识均由外文表述,海水鱼及珊瑚的饲养迟迟没有在中国普及,仅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少量消费者。但是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德国人发明蛋白质分离器以来,国外的海水养殖界也几乎不再有能够大规模普及的自动化设备产出,养殖方法依旧停留在经验诊断、人工维护的模式。近几年,中国自动化设备产业迅猛发展,已经实现流水线养鸡场、智能农场等用于第一产业的自动化集成养殖系统,如果有一款智慧鱼缸一定大有前景,一定能将海洋带上高原,让西藏的小朋友们了解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

我们调研了市面上的大部分海缸,都是通过配备外置制冷机进行水体降温,外置制冷机体积大,占用了空间资源。能否通过创新自动恒温系统,制造小型制冷机,既可以节约空间资源,还能更好的维持缸内海水温度?除此之外,市面上的海缸大多没有自动维持水质的能力,需要人工进行手动配置海水、手动补水,还需经常换水换滤棉。针对此弊端,是否可以通过研发自动兑盐补水换水系统以及自动过滤系统,大大延长耗材更换周期,省去大量人力工作,让未涉及海缸养殖的用户也能快速入门,扩大海缸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

一个个问题和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一一浮现。一年后,搭载自动海水系统、自动过滤系统、自动恒温系统的智慧海缸横空出世。它基于半导体片实现水体冷热控制,利用金属锑化铋半导体帕尔贴效应,结合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在物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更改程序,自动实现“升温”和“降温”的控制。基于电导率探头及变送器实现盐度调控,通过小程序即可实现自动或手动对海缸水体盐度进行动态调整以精确控制盐度和水分的比例。基于单片机水位传感器实现滤棉自动更换,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上升,滤棉出现堵塞,电机带动过滤卷棉传动,实现自动更换,省时省力。

“海洋梦”实现

终于,可以将“海洋”带到“云上高原”了。

2023年6月1日,我和团队小伙伴将自筹资金研发制造的高自持力海洋生态系统缸带到了西藏,开启了为期15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还带着车载海缸走进了当地牧民子弟小学,举行了环保科普巡展活动。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上午,我们走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将海缸赠送给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并在馆中开展了海洋知识科普讲座。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次仁罗布说:“西藏的海洋动物很多,但都是化石。而如今,藏族人民从此看到了活生生的海底世界的海洋动物!” “原来动画片里的小丑鱼尼莫是真实存在的呀!”拉萨市城关区娘热小学的赤列罗布小朋友说。

在拉萨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我还为基地低年级同学科普海洋讲解海缸,小朋友们将自己对于海洋的渴望写在纸上。团队前往拉萨夺底小学为孩子们带去移动式车载海缸,孩子们激动的向团队成员描述他们所了解的海洋并向团队成员提问。在听说未来有机会看到更多更大的海缸时,孩子们投来渴望的目光。

目前,我们团队已为西藏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海洋知识科普。中小学生在看到了海缸中各式各样的珊瑚、海葵和海鱼时,全都涌了上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当看到小朋友们涌上来观看海缸时眼里透露出那种的渴望,我感到无比欣慰。接下来,我们团队还希望提高海缸的智能化水平,使智能海缸的功能更加优化,集成度更高,降低智能海缸的制作成本,使更多的西藏人民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高集成度的智能海缸,实现“海洋梦”。未来继续筑梦之旅,将更大的海缸送上高原,并继续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巡回展示。

“海洋梦”助力民族团结

作为一名藏族大学生,我跨越万水千山,来到江苏开放大学求学,被学校这个大家庭温暖着,也深深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我与各民族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我深知民族团结是促进我们国家繁荣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我与各民族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在学习上,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藏族同学会帮助汉族同学了解藏族文化,汉族同学也会帮助藏族同学学习汉语。这种相互学习的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美好。在生活上,我们更是相互关爱、亲如一家。每逢藏历新年、汉族新年等节日,我们会一起组织庆祝活动,共同分享喜悦和快乐。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信念。

民族团结不止造福过去,更是未来所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同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祖国北疆、西南边陲等地留下饱含深情的寄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只有各民族群众将民族团结作为原则和目标,才能发挥其优势,汇聚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未来,我会继续坚持宣传好民族团结故事,引领各民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祖国的每一寸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