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人工智能+”理念,切实推进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24年4月27日,“‘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计算机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与高质量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计算机工程系副主任李海波及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通理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承办,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赵剑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丁晓昌、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邓志良主持会议。来自省内外40多所高校从事计算机教育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不仅指出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与现状,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与会专家还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构建AI赋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新探索、以及“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建议方案。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做题为“AI赋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体系化改革与探索”的报告;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做题为“人工智能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建设探索”的报告;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张敏灵教授做题为“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多层次教学探索与探索”的报告。
“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下,快步稳妥推进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举措。本次研讨会,为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方向。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承担学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学院,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跟上新时代智能化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建设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方面,既要紧跟“人工智能+”职业需求,也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托“人工智能+”提升学生知识、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知技术、懂理论、会操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图/文:马欣欣 审核:黄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