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楼103阶梯教室举办第三期“‘强国有我’青年说”主题活动,主讲人是学生党员王易凡和发展对象张瑞卿,学院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入团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参加活动。
活动中,王易凡以“青春奋斗正当时”为主题,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同志的伟大事迹。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王易凡谈到,周恩来同志为我们树立了重视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榜样,作为青年学生,学习是人生的永恒追求,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索。他结合自身在校期间参与“云上海洋,智慧海缸”项目、“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和全国机器人大赛等“以赛促学”的学习实践经历谈到,“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涯,我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每一次竞赛的参与,不仅锻炼了我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他还对同学们奉上了美好祝愿,希望同学们勇于面对挑战,成就自己的辉煌。
张瑞卿围绕“奋进新时代,争做新青年”为主题,分享了中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作为一名“稻田守望者”,袁隆平淡泊名利,朴实无华,始终坚持在一线做科研,时常提醒年轻人谨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养成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张瑞卿结合自身在校学习工作经历谈到,“袁隆平的一生展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责任在肩。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从未轻言放弃,因为我知道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希望此次活动发挥优秀青年学生的榜样力量,鼓励广大学子以奋斗、奋力、奋发、奋勇的姿态,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文:刘思佳、张铁成,审核:顾晨、王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