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深入信息工程学院, 以思政课引领学子坚定理想信念

发布者:张锐发布时间:2024-12-26 16:48:05浏览次数:105

在这阳光明媚的冬日里,信息工程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走进课堂,以“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论教育》”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耿焕同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谈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耿焕同引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古语,深刻阐述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他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他指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耿焕同特别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办好思政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他要求学生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在谈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时,他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他提到,2024年1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成了热点议题,还提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就,如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用向全场景渗透的趋势。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最后,耿焕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结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他号召学生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在学生提问环节,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等专业学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我们大学生怎么用好人工智能来辅助学习和提升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升学等问题,耿焕同指出在大学期间学习仍是第一要务,学习需要专注和深入,大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机会的难得,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践项目和阅读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他鼓励同学们重视专业课程,专心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长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新技术,拥抱人工智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堂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耿焕同的授课,让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张铁成,马良 审核:王小军,顾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