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增强教职工凝聚力,9月10日,信息工程学院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创新融合教师节庆祝与分工会特色活动,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温馨而富有意义的庆祝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为辛勤耕耘的教师们送上了深深的感谢与关怀
座谈表彰共话发展,工会赋能凝聚师心
9月10日上午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学校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出席参会,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出席,会议由院长黄黎主持。
耿焕同在座谈会中,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围绕“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所展开的热烈讨论和分享的宝贵经验,并代表学校向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与崇高敬意。结合三十年来从一线教学到管理岗位的亲身经历,他凝练“三用”理念:始终“用情”坚守初心使命、“用心”践行育人关怀、“用力”担当表率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赋能学生成长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站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他提出四点希望与全体教师共勉。第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国育才使命。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第二,聚焦前沿勇于创新,提升科教融合水平。积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坚守师德底线,涵养高尚师德,做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老师。第四,凝聚共识协同奋进,共绘学院发展新篇。发扬主人翁精神,加强团队协作与学科交叉,共同开创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黄黎代表学院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她在致辞中回顾了一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衷心感谢每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号召全院教师紧抓时代机遇,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
王小军在领学中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主题,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及教师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强调,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趋势,积极提升数字素养,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新理念、新方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随后,学院对过去一年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代表进行了表彰,分工会特别为获奖教师准备了精美纪念品,彰显了“娘家人”的关怀与鼓励。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这一主题踊跃发言,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分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体会与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设性意见。


祝福视频暖心展播,真挚话语传递感恩
学院于节前面向全院学生发起主题祝福视频征集活动。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对教师的感激之情、课堂趣事与成长点滴。在教师节座谈会现场暨学院办公区域进行循环播放。画面中,同学们真挚的笑脸和朴实动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视频虽短,情意绵长,同学们真诚的祝福和动人的回忆,令许多老师热泪盈眶,倍感欣慰,进一步激发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营造团结向上、温馨和谐的学院文化。

分会联动送关怀,温情走访暖人心
教师节当天,由学院领导及分工会代表组成的慰问小组,深入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开展“致敬师者、温暖相伴”走访活动,为每位教师送上分工会精心定制的教师节纪念品,并面对面表达节日问候与感谢,把关怀直接送达一线,让教师节祝福更接地气、更润人心,切实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次教师节座谈会暨分工会特色活动在温馨、庄重而又充满使命感的氛围中圆满落幕。系列活动不仅弘扬了尊师重教风尚,更通过分会精准服务和暖心赋能,将把学院的关怀、学生的敬意转化为勤奋工作的不竭动力,增强了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信全体教师必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数字化赋能为契机,为培养更多杰出信息人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工程学院 图:戴丽娟 文:胡路伟 审核:王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