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为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思政课

发布者:张锐发布时间:2025-10-24 14:08:09浏览次数:1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10月23日,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以“以信仰之光照亮青春之路”为主题,为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专题思政课,引导学生明晰使命担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耿焕同以回顾三个“高光时刻”展开授课,从嘉兴南湖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当今“引领时代”的辉煌成就。王进喜、焦裕禄、张桂梅……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信仰铸就“不可能的可能”,诠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品格。现在,信仰从未褪色,它与时俱进,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更鲜活的力量,向世界展现着一个百年大党的青春朝气与使命担当。

他提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的新时代青年人,更需要回应时代的叩问,让信仰不褪色、不动摇、不断档,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不计较一时之得,在服务他人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攻坚克难中锤炼精神的韧度;涵养以退为进的智慧,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卡脖子”的难题时,拥有“十年磨一剑”的坚韧;肩负“用生命践行信仰”的担当,践行“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承诺。

在谈到如何将信仰转化为青春的践行之光时,耿焕同强调要锚定一个“行动坐标”,以信仰指明前行之路。以“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做“真学真信”的“明白人”;以“人民立场”厚植信仰之根,把“小我”种进“大我”的土壤;以“担当作为”彰显信仰之责,做“敢打敢拼”的“奋斗者”。他号召同学们以信仰为旗、以奋斗为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长刻进民族复兴的年轮里,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最后,他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他提到,2024年1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成了热点议题,还提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就,如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用向全场景渗透的趋势。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这堂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挺膺担当。

(图、文:张锐 审核:王小军)